前天有家长留言,孩子总体成绩不错,就是语文一直不好,这学期都初三了,纠结要不要在语文上投精力,又担心付出精力和效果不成正比。怎么弄?希望我能提供一点建议。
这位家长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,很多家长在初一初二阶段,都给孩子报过培训班,最终都是无功而返,现在初三了,课外时间越来越少,如果再报语文课,还是没效果,真是让人无法接受。
在这里我们一起思考一下,为什么以前报的课程没有效果。无非这么几点。
一是没有选对老师,老师不负责任。
陌生老师不敢选,推荐的老师得试听,试听也是陷阱重重,有的老师公开课讲得很精彩,正式课就不是那么回事。有的老师承诺得很好,亲自上课,亲自辅导作业,等开课后发现现实和承诺差距大。
二是没有选好课程,课程不适合孩子。
每个老师课程体系都不一样,有系统课,有专项课。真不知道怎样的课适合孩子。系统课是和年级同步,一年春夏秋冬四期课程,更适合基础不好的学生,一直跟着上,应该会有效果,投入的时间和经费确实比较多,且最好跟直播课。
而专项课程按照知识版块学习,往往分为阅读专项、作文专项、文言文专项。学习专项课程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,学生成绩中等或偏上学生学习效果更佳。系统班属于大杂烩形式,考什么讲什么,内容多,整体提分效果好,而专项课程集中讲一个问题,专项版块提分效果好。
展开剩余77%三是孩子没有完成作业,没有及时反馈。
很多同学愿意听课,不愿意写作业,学习效果不佳也是必然。因为看着会和实际操作其实有很大的差距。所以我上课时,通常是让孩子先写作业,再听课,这样孩子能带着问题来听课,效果反而好。
很多同学写完作业,也听好课了,不愿意订正,也是前功尽弃。如同房主已找到房子漏水的地方,却去不及时修复,终将危矣!很多同学没有搞明白,订正的目的是干嘛?
学习就是不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的过程。订正就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式,作业订正了,把问题给解决了,学习才会有进步。
想想自己孩子学习上哪个环节掉链子了,及时调整,重新上路,切不可讳疾忌医。
这里给初三同学语文学习的几个建议。
考卷中课内知识,不能再丢分了。
赶紧自查,考试中拼音字词,诗句默写、课内文言文、名著阅读,这些内容还有丢分吗?
要想考高分,记住简单题、课内题不丢分,难题少丢分。但是很多同学每次考试,在这些简单题上也得扣上好几分。
拼音字词扣2分,诗句默写扣2分,文言文扣3分,名著扣2分,看似都只是扣一点,加起来可不少。所以很多同学语文的问题,就是每个地方扣一点,结果你就是当之无愧的普通生。
所以你首先要告诉自己,下决心不让简单题丢分。
所以优等生和普通生的差距,很多都是在这些细节上面,拼音字词、诗句默写,课内文言文,你都背诵过没有,默写过几遍,有没有专项练题巩固。这些知识点学校老师都讲过,也强调过了,我们有没有重视起来?这些知识点在我的知识清单里面都是做过归纳的,多看几遍,多写几遍,还能丢分吗?
老师要求的必读名著,看过几遍?
很多同学只是看过,记住看过没用,现在考试中名著题越考越细,看过只能是初步印象,你要精读,一句一句地读,整本书至少读三遍,可以买一本带批注或带练习题的版本读。
参考批注读,读得更细,也更有趣。读完完成练习题,看看哪些地方掌握得不扎实,再继续读。这些读和练,是语文学习必经过程。语文能力也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提升的。
不管你语文有多么不好,你把我今天讲的这些问题弄好,你可能就是优等生。原来100分,你只能拿75分,把这些简单的知识点弄好了,你考了85分,当之无愧的优等生呀!我说的这些问题,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,自己独立完成,或者家长都能辅助孩子完成就好。
所以说语文想进步,方式很多,有自学的方式,也有跟老师学的方式。
选对老师,选对方法,坚持下去,都能有变化。我不能告诉你坚持多长时间,但是每个周末投入两小时,一个学期,就能看到明显成效。
在这里,我要提醒某些同学和家长,不要指望看课外书提升孩子语文能力了,这种泛阅读,需要好几年才能呈现一点效果。如果你现在是小学,有大片的空余时间,你可以去做,但是你有闲暇吗?不仅是初三学生,初中生我都不建议泛读,因为我们课余时间越来越少,以考促学,功利性的阅读反而效果好。
有的同学说,复习这些基础知识太费时间,也很枯燥。我现在最担心的是我的阅读、文言文、作文,这些地方扣分更多。这是大实话,几乎每个初中生都是这三个版块扣分多。
和刚才的建议差不多,要么自学,要么跟老师学。
先说自学的方式。
每周留出两小时,先背诵课内文言文,如果都能搞定,可以背诵课外文言文一篇,再完成相关练习题,一个学期一周完成一篇,至少能完成15篇课外文言文。阅读理解,每周写两篇,记住一定要选中考阅读题,可以选择当地十年中考阅读真题,或全国中考阅读真题,每次用四十分钟完成两篇题再核对答案。15周,至少能完成30篇阅读题。
作文按照主题来准备,至少准备八个主题,一个主题至少准备一篇,也可以把以前的作文修改为一类文,或重新准备好文章。
这些自学的方式都很好,只要按照计划,坚决执行,一个学期都能呈现变化。记住我刚才说过的,除了要认真完成任务,还要多总结,就是我常说的15个字:见题知考点,答题有方法,学习善总结。
如果觉得自学太枯燥,学习效率太低,可以找到好老师跟班学习。
语文学习的方法,就那么几种,讲来讲去其实差不多。无须纠结,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,坚持下去,就会有效果。
很多人都说,语文补习见效慢,我从不这么认为。
暑假孩子跟了12次中考新题型班,完成了36篇阅读理解题,考试阅读理解比原来整体高了3分,这个效果其实不慢,因为你只是投入了20多个小时,就呈现出这样的效果,能说慢吗?
发布于:浙江省十大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