特朗普刚对中国露出笑脸,转身就朝印度脸上抽了一记耳光。
2025年7月31日,美国财长贝森特面对镜头冷冰冰抛出一句话:“印度不是全球重要角色。 ”就在同一天,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宣布8月7日起对印度商品加征25%关税,理由直指印度“拖延贸易谈判”和购买俄罗斯能源。
印度人的怒火瞬间被点燃。 社交媒体上,“抵制美国货”的标签刷屏,德里大学生冲上街头焚烧特朗普画像,国会议员拍桌怒斥:“这是对14亿人的羞辱! ”
而莫迪政府的反应却让民众更加憋屈,商务部长皮尤什·戈亚尔只含糊表示“正在评估影响”,私下却被爆出在盘算扩大美国天然气进口量,试图安抚白宫。
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专挑印度最疼的地方打。纺织品首当其冲,这是印度对美出口的命脉产业,直接关联1200万纺织工人饭碗。
新德里一家制衣厂老板阿米特攥着订单合同发愁:“25%的税? 我们利润才8%! ”更狠的是,美国国务院同步制裁六家涉足伊朗石油贸易的印度公司,冻结其在美资产。
这些动作早有预谋。 三个月前美印贸易谈判破裂时,特朗普团队就埋下了伏笔。 印度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,大米关税高达70%,奶酪60%,直接踩了美国农场主的雷区。
更让硅谷暴跳如雷的是,莫迪坚持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税,还要求亚马逊、谷歌把印度用户数据存在本地服务器。
贝森特当众抖出一个公开秘密:印度把俄罗斯打折原油加工成柴油,转手高价卖给欧洲。 这种“中间商赚差价”的生意,让印度去年能源出口利润暴涨37%,却捅了美国制裁俄罗斯的马蜂窝。
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阴阳怪气:“建议印度改从巴基斯坦买油嘛! ”这种调侃戳痛了印度人最敏感的神经,印巴可是死对头。
军工合作也成了火药桶。 美国要求印度切断与俄罗斯军贸关系,莫迪却顶着压力继续采购S-400防空导弹。 五角大楼官员私下抱怨:“他们用我们的F-16零件组装线当谈判筹码,转头就和俄罗斯谈苏-57战机本土生产! ”
当美国媒体炒作“印度不会报复”时,新德里悄然启动两套反制方案。印度央行把人民币在外汇储备占比提到4%,和俄罗斯搭起本币结算通道,悄悄绕开美元。
另一边,莫迪加速推进“半导体自主计划”,把美国技术垄断的痛转化成国产化动力,哪怕古吉拉特邦的合资工厂因美方卡脖子停产,印度工程师仍坚持拆解设备逆向研发。
外交场上,印度突然转向。 外长苏杰生五年后首次访华,中印边境僵局出现松动;德国总理朔尔茨火线飞抵新德里,欧盟火速重启搁置七年的自贸协定谈判。 这些动作被《金融时报》解读为“对美国霸凌的绝望自救”。
孟买街头同时上演着两场戏:出租车司机举着“美国天然气榨干我们”的标语抗议油价暴涨,IT工程师们却连夜加班配合美国客户应对关税。 这种分裂延伸到家庭饭桌,主妇抱怨超市牛奶涨价20%,年轻人却在TikTok刷着“莫迪硬起来”的热门话题。
宝莱坞影星阿米尔·汗的推特点出民众困惑:“我们GDP世界第五,双航母在印度洋巡逻,为什么白宫敢这样踩我们脸? ”答案藏在数据里:印度68%的电子元件、45%的制药原料靠中国供应,高端机床依赖德国,连战斗机发动机都得求购英美。
特朗普的关税清单像面照妖镜,映出印度“世界工厂”幻影下的真实困局,当莫迪试图在美俄之间走钢丝时,美国直接抽走了那根平衡杆。 而北京与莫斯科隔空递出的橄榄枝,正在让新德里的战略天平发生微妙倾斜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十大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